德育天地

6类常见的厌学心理以及对策(1)

发布日期:2022-03-11   来源:塘外小学   

01 不是我不想学,而是我看不到希望

原因 | 不了解自身优势 


在高中的时候,班里的一位同学早早就辍学回家了。跟他接触的不多,只记得平日里大家学习的时候,看他埋头写字也很认真,可以感觉到他学得很吃力,每次考试都在班级后面。


他也有很强的自卑心理,整日的埋头学习,让他没有功夫思考自己的优势,发挥自己的潜能。


后来,他总是给其他同学说自己不是块念书的料,开始混日子了。


每个学校都有这么一类学生,他们看不到希望,表面在学,心中却在放弃的边缘。


根源在于,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不够客观,仅仅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全盘否定自己的能力,在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低,有些人甚至对自己绝望。


 对策 


发现并实现潜能,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,根据自己的丰富的人生经验,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。


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跟着兴趣走,通常兴趣所在就是优势潜能所在。


但这里有个问题,要看兴趣与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否符合,如果不符合,你又没有条件去换环境,就要考虑发展自己的次优潜能。

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,那就是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。


想知道自己的开放度有一个简单的方法:可以在本子上列出平时不感兴趣甚至是不喜欢的事,越多越好,然后分析。


看它们中哪些属于原则问题,哪些不属于原则问题?在那些非原则问题上的坚持是否限制了你的视野?是否影响了你对自己潜能的发现和开发?


一个人在非原则问题上的禁忌越多,限制越多,发现自己潜能的机会就越少。

 

02不是我不想学,而是不知道为什么学

 

 原因 | 目标不明确 


 

都是从中学走过来的 ,谁的青春不迷茫!


 

要说真正的学习目的,中学阶段的我们有几个能够说清?


 

每个人都不同,为这个问题困惑很正常,可是因不了解这个问题而产生厌学或者说读书无用的想法,很容易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。


 

 对策 


 

正确的目标设定,乃是先决定你要过一个怎么样的一生,之后再去选取能够让你达成这个目标的工具,如此你的人生才不会有所偏差。


 

譬如说你的人生目标是希望做一个快乐而且有贡献的人,明确这个终极目标后,再来选取你的工具。


 

家长有必要就这个问题跟孩子交流探讨一下,帮助孩子明确目标,帮助其进行自我定位,给他看得见的未来,重新唤起学习动力。

文章来源:网络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