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育天地

15个孩子情绪管理案例,你都处理得正确吗?(1)

发布日期:2021-10-08   来源:塘外小学   
  著名的心理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在大量观察中发现,父母亲对于孩子力量的掌握、知识的学习一般都很有耐心,比如孩子学走路,可以在一次次的跌倒中反复练习,父母给了他很多时间和耐心,但对于情绪的学习父母亲却没有那么多耐心让孩子跌倒、受伤、感觉疼痛,然后再学习。


  这可能是基于我们的一个错误认识:孩子有负面情绪是不好的。


  因此我们认为,让孩子没有负面情绪的妈妈,才是好妈妈。如果孩子表现出胆小、生气、嫉妒,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这个妈妈当得不够好,所以总是企图避免和掩盖这些情绪。


  事实上情绪并没有对错,我们常常把情绪划分成“正面”或者“负面”,只是代表情绪带给我们的感受,是舒服或者不舒服。


  不舒服的负面情绪,会提醒孩子什么事情需要改变,这样他才有机会去学习应对、处理的方式,学着改变自己的想法,改变目前的状态。

  负面情绪太多对孩子的影响

孩子有情绪后,通常有两种表现:


1、随意发泄出来,伤害别人,最后导致别人排斥他,人际关系出现问题。2、用生命力来压抑情绪,导致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受到干扰。


就像其他任何生物一样,人是跟着自己的生命本质去发展的,而原本所具备的生命力一定会提供足够的能量,供他展现自己生命的本质。


但如果情绪太多、内在干扰太多,生命力的消耗就会太多,这就意味着,孩子不能用他所有的生命力来学习、行动、跟人交往、调整自己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……


特别的是,0~6岁是孩子自然而然社会化的阶段,是五官最敏感的时候。单从别人的声音里,他就能够分辨出这个人的情绪,以及自己的一些话语是否恰当,他会思考如何表达怎样才恰当。


情绪好的孩子有能力调动五感来找出一些蛛丝马迹,然后知道怎样的言行举止在和别人的互动中是有分寸的,是被接纳的。


相反,孩子的情绪太多,内在很乱,他就没办法在最好的年龄里锻炼这些分辨能力。


这些能力当然还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头脑去学习,可无论爸爸妈妈怎么教,或者自己怎么学知识,那个尺度的把握依旧很困难,从长期来看会大大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化能力。

养育情绪稳定孩子的原则

想要养出情绪稳定的孩子,最重要的原则是,父母尽可能给足孩子心理营养:无条件接纳,安全感,让孩子知道“此时我最重要”,肯定、认同、赞美,以及做好榜样。


切忌三个“不要”:


1、不要伤孩子自尊,讲“你很懒”“你很笨”这类贬低人格的话。2、不要在公共场合让孩子觉得羞耻。3、爸妈自己不要太焦虑。


3岁前孩子的情绪问题一定源自他和父母的关系。被父母亲责骂最容易产生情绪问题。孩子已经开始的与外人的互动也会对他的情绪有影响。任何人际互动都最容易引起孩子的情绪波动。


随着孩子逐渐长大,脾气也会越来越大,动不动就爱发脾气,还爱唱反调,你让他往东,他偏偏往西。


还喜欢生闷气,刚刚还和小朋友玩得好好的呢,就因为没有拿到喜欢的玩具,就眼泪汪汪的躲在一个角落大哭起来。


还有的有的孩子总是要全家人围着他转,如果稍微一点让他不满意的地方就开始在家里大哭大闹,仍玩具,撕故事书,各种无理取闹等等。

分享到: